北京高博医院管理有限公司

ASCO2022 | 潘静主任团队:供者来源与自体CD7 CAR-T疗法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2-06-13
浏览次数:

2022年6月3日~7日,一年一度的全球肿瘤领域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盛大召开。作为肿瘤研究和治疗领域最权威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盛会,ASCO年会云集世界顶尖专家学者,聚焦诊疗困境,引领实践革新,不断推动肿瘤学领域创新与发展。

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医院潘静主任团队开展的一项“供者来源CD7 CAR-T治疗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Ⅰ期临床研究的更新疗效和安全性报告”将以壁报形式精彩亮相。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曾在2021 ASCO年会获选大会口头报告,同时获选2021 ASCO年度会议Highlight摘要,受到了业内广泛关注。

此外,潘静主任团队开展的一项“自体CD7 CAR-T治疗难治或复发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r/r T-ALL/LBL)”研究成果也入选2022 ASCO壁报展示。供者来源CD7 CAR-T和自体CD7 CAR-T的全面探索,将为T系血液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福音。为此,我们特别邀请潘静主任解读研究内容,阐明临床意义,展望发展未来。


【研究者说】

Q1:您团队主导的供者来源CD7 CAR-T治疗T-ALL的Ⅰ期临床研究继2021 ASCO年会以口头报告形式精彩亮相后,更新数据再度入选今年ASCO年会,研究受到了国际肿瘤学界权威大会的持续关注与肯定,您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

潘静主任:目前,CD7 CAR-T疗法的探索仍处于早期阶段,其在T系肿瘤治疗领域的探索也是近两年刚刚开始,而我们团队在CD7 CAR-T的探索中起步较早,因此我们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全球业内同行的关注。

我们的研究团队从两年前就开始了CD7 CAR-T治疗T系肿瘤的Ⅰ期临床研究初步探索(CAR由上海雅科生物科技提供),本次ASCO大会入选了研究的更新数据。作为起步稍早一些的研究团队,我们有义务把观察到的一些临床现象和数据展示给大家,同时也希望为 CD7 CAR-T在T系肿瘤中的应用带来了更长线的临床资料,供更多的同道参考。

Q2:除了供者来源CD7 CAR-T在T-ALL中的探索,今年ASCO年会还入选了您团队参与的自体CD7 CAR-T疗法治疗r/r T-ALL/LBL的Ⅰ期临床研究成果。在供者来源CD7 CAR-T探索的基础上,在T系肿瘤中开展自体CD7 CAR-T疗法的探索,出于哪些考量?

潘静主任:在研究的初期,我们团队主要探索了供者来源CD7 CAR-T在T系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每一个患者有自己的特殊性,而供者来源CAR-T和自体CAR-T也有各自的优缺点。

Nat Rev Clin Oncol曾经发表了一篇针对我们团队供者来源CD7 CAR-T探索成果的评述文章1,并且对供者来源和自体CD7 CAR-T的优缺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供者来源和自体CD7 CAR-T不同的适应证和适用人群,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合适的治疗,我们在开展供者来源CD7 CAR-T探索的同时,也同时开展了自体CD7 CAR-T的研究。

Q3:您认为供者来源CD7 CAR-T和自体CD7 CAR-T各自的临床优势和治疗价值有哪些?

潘静主任:与B系肿瘤相比,CAR-T疗法在T系肿瘤中的临床应用具有更高的难度系数。由于大多数入组CAR-T临床试验的T系肿瘤患者都处于末线治疗阶段,这类患者的自体CAR-T治疗面临更高的要求:第一,从患者体内取出的正常T细胞,质量和活性都要很好;第二,正常T细胞的数量要满足拷贝的需求;第三,要把正常的T细胞和肿瘤T细胞分开,避免CAR-T产品制备的污染。

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外周血肿瘤负荷较小,化疗线数较短、特别是没有经过环磷酰胺方案化疗的患者T细胞的活性相对较好,我们更倾向于为这类患者进行自体CD7 CAR-T治疗,其优势在于治疗的副反应很小。我们入组的接受自体CD7 CAR-T治疗的患者,基本上都在回输15天后就出院了,住院时长相对较短,临床不良反应非常轻;此外,自体CD7 CAR-T治疗后桥接移植的时间更为弹性,患者可以有足够的时间等待非血缘移植。

与自体CD7 CAR-T相比,供者来源CD7 CAR-T 的应用范围更广,能够满足更多末线阶段患者的需求,并且治疗的缓解率很稳定,但是患者后续移植的时间相对固定,患者在移植阶段可能面临更多的挑战。

Q4:未来T系肿瘤CAR-T治疗领域将进一步开展哪些探索,让更多患者获益?

潘静主任:CAR-T治疗在T系肿瘤中短期不良反应的控制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伴纵隔包块的患者。在临床实践中,B系肿瘤患者伴髓外病变时,CAR-T治疗20~40天左右可能会有假进展出现,而对于T系肿瘤而言,很多患者有纵隔占位,CAR-T治疗后的假进展很容易引起患者的气道梗阻,导致缺氧等不良事件,因此CAR-T治疗的安全性需要得到重视。

同时,希望各个研究中心通过临床研究数据和经验的共享,在提高CAR-T治疗短期安全性的同时,进一步随访CAR-T在T系肿瘤中的长期获益,更好地优化患者巩固治疗的策略。

此外,导致CAR-T治疗后T系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也非常值得探索,复发人群的特点、复发的原因、复发的形式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解答,以帮助我们尽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研究摘要】

摘要号7023:供者来源CD7 CAR-T治疗T-ALL的Ⅰ期临床研究更新疗效和安全性报告

1、研究方法

在既往供者来源CD7 CAR-T治疗复发或难治T-ALL(r/r T-ALL)Ⅰ期临床研究(Pan et al. J Clin Oncol 2021;39:3340-3351)的基础上进行疗效与安全性更新结果分析。

CAR-T细胞回输的目标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106(±30%)个细胞。主要研究终点为治疗的安全性,次要研究终点为治疗的疗效。患者生存状态被持续记录,而严重不良事件(SAE)则记录至患者接受其他抗白血病治疗。

2、研究结果

① 安全性报告

20例患者接受了CAR-T细胞回输,其中19例(95%)患者有效。截至2022年5月16日,对19例患者进行中位19(16~21)个月随访。

观察到的短期不良事件包括3级或以上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10%)以及1~2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60%),均可控。在5例患者中共计观察到6起迟发(>回输后30天)SAE,包括既往研究中曾报告的2起,以及本次新观察到4起:1例患者在回输后11个月时发生4级肠道GVHD,并在回输后12.3个月时发生5级肺炎;1例患者在回输后8.7个月时发生5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1例患者在回输后11个月时发生3级巨细胞病毒(CMV)脑炎,且在回输后13.3个月时恢复。

所有严重感染均发生在未接受后续治疗的患者中,这些患者体内的总T细胞中位计数为300.03/μL(范围 :121.46~512.83/μL),尽管稳步增加,但仍显著低于正常水平。

② 疗效报告

回输后第30天,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95%,完全缓解(CR)率为85%。随访的19例患者中,2例(11%)患者分别在回输后第55天和第271天退出试验,接受其他抗白血病治疗。

在10例(53%)未接受进一步治疗的患者中,截至最后一次随访,所有患者均持续检测到CAR-T细胞,其中3例患者仍维持缓解状态,3例患者出现复发(1例CD7+,2例CD7-);4例患者死于感染。

还有7例(37%)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移植后未检测到CAR-T细胞。其中,2例患者仍维持缓解状态,4例患者复发(3例CD7+,1例CD7-),1例移植相关死亡。

患者疾病复发的平均时间为6(4~10.9)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51.6%,1年总生存(OS)率为72.5%。

3、研究结论

供者来源的CD7 CAR-T细胞疗法在r/r T-ALL患者的治疗中表现出令人鼓舞的结果。CD7阴性复发通常发生在CAR-T细胞监测下,可能是影响长期疗效的主要因素。迟发性GVHD和感染可能会发生并应谨慎处理。


摘要号7035:自体CD7 CAR-T治疗r/r T-ALL/LBL的Ⅰ期临床研究

1、研究方法

2021年9月~2022年1月,研究纳入5例CD7+ r/r T-ALL/LBL患者(编号Pt1~Pt5),平均年龄为3.8(1.9~13)岁。

入组时,Pt1和Pt4有髓外病变,其中Pt1伴纵隔肿瘤,胸水检出原始细胞;Pt4有中枢神经系统(CNS)侵犯,受累程度评估为CNS 3;Pt2、Pt3和Pt5经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中位原始细胞为1.35%(0.07%~7.31%)。

前3例患者进入第一个剂量组接受了每公斤体重5×105(±20%)个CAR-T细胞,未发生DLT;患者4未达到预先设定的剂量水平。根据剂量递增设计,患者5进入第二个剂量组,接受了每公斤体重1×106(±20%)个CAR-T细胞。第二个剂量组正在进行探索中,最大耐受剂量(MTD)尚未确定。

主要研究终点为自体CD7 CAR-T治疗的安全性,次要研究终点为疗效。

2、研究结果

① 安全性评估

回输30天内,未发生剂量限制性毒性(DLT),未观察到神经毒性、GVHD或感染。有3例患者出现过CRS,其中1例评估为3级;所有患者均出现了3~4级血液学毒性,且在回输30天内恢复至2级。所有不良反应可逆且可控。

② 疗效评估

4例(80%)患者在回输后第30天达到CR,仅1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患者(Pt4)无应答(NR),退出试验接受其他治疗。

4例CR患者中位随访5.1(2~6.8)个月,在回输后中位时间47(45~87)天时接受了HSCT。2例患者在HSCT后复发,其中1例在移植后1.4个月出现CD7-复发,另1例在HSCT后4.2个月出现CD7+复发。1例患者在HSCT后0.4个月死于败血症;1例患者仍维持CR状态。

③ CAR-T细胞扩增

经流式细胞术检测,5例患者外周血中CAR-T细胞的中位峰值为319/μL(范围:1.71~561/μL);在HSCT前,5例患者均通过PCR检测到CAR拷贝数。

同时,研究观察到CD7阳性的正常T细胞在回输后被清除,与此同时CD7阴性T细胞在患者体内增加,有助于维持机体T细胞总数量。

3、研究结论

自体CD7 CAR-T治疗r/r T-ALL/LBL显示出较高的CR率(80%),不良事件轻微且可控,患者体内CD7阳性的正常T细胞在回输后被清除是常见的。患者缓解后未发生明显的血液学毒性和GVHD,可以有较长的时间(>2个月)等待移植。



参考文献:

[1] Teachey DT, Hunger SP. Anti-CD7 CAR T cells for T-ALL: impressive early-stage efficacy. Nat Rev Clin Oncol. 2021;18(11):677-678. doi:10.1038/s41571-021-00556-3


【专家介绍】

潘静.png


潘静,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医院儿童血液病专家,儿童免疫治疗组专家,血液一科(普通血液病)六病区、八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免疫学博士。

学术任职: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药生物技术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专业经历和特长简介:目前独立管理床位数 46 张的儿童血液病区。从事儿童血液科临床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及科研经验。特别是儿童白血病 CAR-T 细胞免疫治疗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致力于 CAR-T 的分层治疗,优化 CAR-T 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处理,建立 CAR-T 治疗后的疗效监控体系。2015 年起开始从事 CAR-T 细胞临床试验,目前每年进行 CAR-T 治疗难治复发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 200 多例,疗效在国际处于先进水平。相关的 CD7 CAR-T临床研究、 CD19 CAR-T 临床研究、CD22 CAR-T 临床研究、CD19-22 序贯 CAR-T 研究等,发表在国际血液病权威杂志期刊 JCO、blood 和Leukemia。并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美国临床肿瘤大会ASCO、美国血液年会 ASH、欧洲血液年会 EHA、日本血液年会 JSH)汇报团队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