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博医院管理有限公司

吴彤主任团队:恶性血液病移植后复发采用减低强度预处理并更换供者的二次移植,无病生存率显著提升

发布时间:2023-10-11
浏览次数:

近期,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科吴彤主任团队“减低强度预处理并更换供者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后复发恶性血液病44例临床研究”发表于《中华血液学杂志》(图1)。

640.png

研究发表于《中华血液学杂志》


该研究表明,通过采用减低强度预处理(RIC)、更换供者的二次移植及移植后维持治疗等策略,明显改善了恶性血液病移植后复发患者的二次移植结果:移植后1年无病生存率(DFS)、总生存率(OS)分别为72.5%及80.6%,非复发死亡率(或称移植相关死亡率)仅为2.3%。二次移植前疾病达到完全缓解可明显降低移植复发率并改善生存。


研究者说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赵永强医生分享到,该项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二次移植治疗移植后复发的恶性血液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数据,共纳入了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于北京高博博仁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科接受RIC、更换供者二次移植的44例移植后复发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疾病类型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移植后复发的血液肿瘤患者,RIC方案、更换供者的二次移植安全有效,部分患者有靶点移植后给予预防复发维持治疗,这样给移植后复发患者带来更高的治愈希望。二次移植前的疾病状态是影响二次移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当然供者选择也非常重要,我们对于亲缘供者的选择采取多指标、多角度、多层面优化供者选择。

我们知道,移植后复发患者的疾病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且经过移植后身体相对较弱,二次移植难度较首次移植高,治疗全程需要权衡移植的疗效与安全性。该项研究结果显示,我们采用的RIC、更换供者的二次移植方案是安全有效的。很多患者担心二次移植过程中反应大,不能耐受预处理和相关并发症,我们的结果显示,采用我们的移植策略,绝大多数患者二次移植的耐受性良好,并发症可控,严重并发症并未见增加。二次移植后的结果良好,大部分患者为无病生存状态,生活质量较好。许多患者都重返校园或工作岗位,回归正常生活。所以,移植后复发的患者仍有通过二次移植获得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疾病的机会,尤其是二次移植前获得疾病完全缓解的患者


主任解读

恶性血液病二次移植的现状及挑战

吴彤主任谈到,恶性血液病采用二次移植绝大多数是因为第一次移植后疾病复发,移植后复发的患者总体预后较差,可供选择的有效治疗手段有限,二次移植是可选方案之一。但目前国际上报道的二次移植的DFS较低,仅为20%~30%。这是因为二次移植有两个痛点,一是移植相关死亡率较高,约为30%~40%;另外,复发率也较高,约为30%~40%。所以,二次移植后一部分患者死于移植相关毒性,或者因为疾病复发导致移植失败,最终仅有约20%~30%的患者通过二次移植获得DFS


多维一体:新技术新理念助力提高二次移植的疗效与安全性

近年来,我们治疗了很多移植后难治复发的血液肿瘤患者,一直致力于提高这部分患者二次移植的疗效和安全性。要想提高患者二次移植的DFS,就需要降低移植相关死亡率和复发率。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探索采用低毒高效的移植方案,取得初步令人鼓舞的结果,整组患者的移植相关死亡率仅为2.3%,显著低于国际报道的30%~40%;另外,我们整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5%,也低于国际报道的30%~40%。因此,我们二次移植的DFS72.5%,远远高于国际上二次移植报道的结果。

良好的二次移植结果不是单一因素能够达成的,而是一个多维的综合体系,包括移植前采用新技术良好地控制疾病、减毒预处理移植新理念的实践、新诊断技术的加持助力患者管理、科学严谨的供者筛选奠定良好的移植基础以及移植后的维持治疗预防复发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来降低移植相关毒性和复发率,从而提高二次移植的DFS

第一,移植前良好的疾病控制。此研究纳入的病种里排第一位的是ALL,得益于CAR-T细胞治疗的突破性进展,绝大多数难治复发的ALL通过CAR-T治疗可达到完全缓解,甚至是残留阴性的高质量完全缓解。移植前疾病控制得好,移植后复发率就会显著降低。

第二,采用RIC降低移植相关毒性。本研究采用了RIC,虽然高强度的预处理可以尽量清除肿瘤细胞,降低复发率,但是移植相关死亡率会相应升高。所以我们团队采用RIC,使移植相关死亡率从国际报道的30%-40%降到2.3%

第三,二次移植时更换供者。关于二次移植是否更换供者,目前国际上的观点为,是否更换供者对OSDFS、非复发死亡率等主要移植结果均没有影响。但本研究中我们对所有患者二次移植时都采用比较严格的标准选择并更换了供者。移植前我们对患者进行了血液和免疫系统疾病相关遗传易感基因的家系分析,择优选择供者,且所有供者造血和免疫功能检查均正常。采用上述优选的供者进行二次移植有利于建立强有力的造血及免疫系统,减少复发、感染的发生,从而提高二次移植的成功率。

第四,给予维持治疗预防复发。为了预防二次移植后复发,针对特定基因变异选择特异的靶向药物做维持治疗;对于没有特异靶向药物可用,但具有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我们会采用免疫调节剂做维持治疗。移植后的维持治疗是降低复发率、提高DFS的重要措施。


我们的研究显示,二次移植前原发病达到完全缓解、RIC中添加具有抗白血病作用的药物、择优选择供者以及移植后给予维持治疗,使得二次移植后非复发死亡率及复发率均显著降低,从而获得出色的二次移植疗效,这是我们此项研究的亮点,希望能给移植后复发的患者带来更多的治愈希望。

针对部分移植前没达到缓解的患者(如该研究中11例没有缓解的患者),我们仍然需要探索其它手段使疾病得到良好,比如AML,既往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就只能强移,而现在随着髓系CAR-T研究不断发展、突破,一部分AML患者可能通过CAR-T治疗达到缓解,减少挽救性移植的比例,移植疗效有望进一步提高。

此外,移植后如何降低复发率也是我们重点关注和需要突破的方向,我们会持续探索维持治疗的更多方案,借鉴成功病例并进行推广,惠及更多的患者。


专家介绍

微信图片_20231117113914.png

吴彤

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科主任,医疗院长。

亚太骨髓移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细胞治疗学组副组长,血液病数字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女医师协会靶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学机构分会副主任委员。

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1986年-2006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历任住院医、主治医、副主任医师,从事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自1987年起主要的工作领域为造血干细胞移植。2017年5月起任北京高博博仁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科主任及医疗院长。1994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进修病毒诊断学。1996年-2000年在美国NIH(国立卫生研究院)心肺血液所做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

从事造血干细胞移植30余年,是国际知名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有数千例移植经验,对移植方式的选择,重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感染的救治,难治/复发白血病的移植及移植后复发的防治,移植后的免疫治疗(针对白血病、病毒、真菌),老年白血病的移植,CAR-T后序贯移植,二次异基因移植等均有独到的成功经验。建立了较完善的移植体系,使血液肿瘤及良性血液病的移植结果均取得移植相关毒性极低、无病生存率较高的结果。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会员,美国血液学会会员,国际血液学会会员,亚太骨髓移植学会(APBMT)会员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细胞治疗学组副组长,女医师协会靶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女医师协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整合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学机构分会副主任委员。任《中华血液学杂志》、《Hematology/Oncology and Stem Cell Therapy》及《Blood中文版》编委,《Hematology and Oncology Discovery》执行主编。

发表论文90余篇,在国际会议上发言数十次。曾荣获优秀教师奖,英语教学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进步二等奖,APBMT十佳论文奖及杰出发言奖。


微信图片_20231117113958.png

赵永强

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院血液二科(移植技术)一病区;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具有10余年血液科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经验,熟练掌握常见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参与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200余例,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MDS、急性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噬血细胞综合征等。在二次和老年造血干细胞移植方面及处理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的并发症,如感染、GVHD、复发、出血性膀胱炎等方面经验丰富。最大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年龄72岁。供者最大年龄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