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荟客室丨高子芬教授、杜明清教授:中外视角解读淋巴瘤整合诊断及学科建设的优化之路
在淋巴瘤领域,“整合诊断”不仅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目前的发展方向。为什么要强调“整合诊断”?淋巴瘤最新分类对我们的临床工作有哪些影响?我国的淋巴瘤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应如何优化?近期,由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医院参与承办的第28次CSCO血液肿瘤系列病理读片会成功举办。本期【大咖荟客室】,我们有幸邀请到大会主席、高博诊断中心高子芬教授,以及远渡重洋的嘉宾、英国剑桥大学杜明清教授,来分享他们的独家观点。
发展整合诊断,三大关键策略值得借鉴
Q1:长久以来,病理诊断作为淋巴瘤诊断“金标准”的地位从未动摇;但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整合多学科的资源来优化淋巴瘤的诊断。请问高教授,为什么要强调“整合诊断”?淋巴瘤领域整合诊断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高子芬教授:实际整合诊断不局限于淋巴瘤,在整个肿瘤领域,病理诊断依然是诊断的金标准。但与其他实体肿瘤不同的是,淋巴瘤的精准诊断过程更为复杂,因而对各实验室结果的分析和共享均要求更高,也更需要进行“整合”。
淋巴瘤目前发病率逐年升高,国内医疗较发达地区的淋巴瘤5年生存率约有60%,欠发达地区平均水平可能只有30%左右。决定5年生存率高低的不仅有治疗,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诊断。病理诊断虽然是金标准,但一定要结合多种实验室检查,包括形态学、细胞遗传学以及基因分子水平的各种检测结果,才能够做到精准诊断,进而实现精准治疗。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推广整合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依据北京高博博仁医院病理科统计,2万多淋巴瘤病例中,有高达40%的患者经历过不够准确的诊断;来自患者社群“淋巴瘤之家”的统计数据,也是约有40%的病人历经过多方会诊,最后才得到较为精准的诊断。
要实现“健康中国2030”淋巴瘤治愈率提升新目标,这要求我们病理医生下大功夫,做到整合诊断、精准诊断,为精准治疗创造前提,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肿瘤生存率。
Q2:淋巴瘤的整合诊断在国内外都日益精进。请问杜教授,立足您的先进研究与实践经验,国际上淋巴瘤整合诊断的开展,有哪些策略值得参考?
杜明清教授:整合诊断的概念在国内方兴未艾,在国外已有相对成熟的经验。关于整合诊断的发展路径,我有3点见解。
第一,诊断与临床的“整合”。淋巴瘤的整合诊断,要求分子病理、免疫组化、细胞学等实验室,与临床科室进行整合。例如在英国,会将淋巴瘤病理医生安排在血液科,病理医生可以很便利地与临床大夫沟通和探讨。
第二,临床与科研的“整合”。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非常疑难的患者,无法根据常规的免疫组化或分子病理等方法去诊断。这些患者的诊断,只能通过科研的手段来解决。所以我认为,病理医生不仅需要做临床诊断,还要做科研,以解决临床上不能解决的问题,并最终应用于临床。
第三,不同级别医院之间的整合。淋巴瘤的诊断需要经验丰富的淋巴瘤病理医生、淋巴瘤专科医生,以及多个辅助科室的配合,这种配备并不是所有医院都能有的。
在国外,地区医院一般不会进行淋巴瘤的诊断,而是将活检标本送往教学医院,后者通常有足够的经验和资源来进行精准诊断。上下级医院之间协作网络的建立,对于淋巴瘤的精准诊断是十分关键的。
WHO-HAEM5和ICC新分类,患者获益是根本
Q3: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五版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WHO-HAEM5)和2022版淋巴瘤国际共识分类(ICC)相继发布。针对两部最新分类,您曾这样评价:“分子检测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高子芬教授:淋巴瘤种类多而复杂,按照不同标准还有不同的分类,其诊断标准、治疗方式和预后各异。因而,规范的淋巴瘤分类,一直是医生们关注和学习的重点。
分子检测确实在淋巴瘤的精准诊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检测项目繁多且价格相对较贵,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够进行分子检测。分子病理医生和临床医生会积极沟通,探讨怎样的检测项目和方法更适合该患者。
我们目前推荐,一些相对特殊的病例,或经评估可能预后较差的病例,最好能够提前进行分子检测。病理医生会在初诊时就尽可能给出一些信息,例如可能存在TP53基因突变等,引导患者进行必要的分子检测。最终都是为了能够使患者从诊断和治疗中获益。
Q4:杜明清教授作为淋巴瘤分子病理学领域的翘楚,对于淋巴瘤新分类的变化有哪些看法?
杜明清教授:国际上这两种并行的淋巴瘤分类之间存在高度共识,仅有少数地方不完全一致,因而临床使用中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但是,作为病理医生,需要同时熟悉这两套分类,特别是不一致之处。淋巴瘤患者来就诊时,如果他碰巧属于在两个分类中命名不一致的类型,病理医生应将两种分型名称都列出,便于患者去其他医院复诊。
我也建议病理医生,为淋巴瘤患者下诊断时尽量写清楚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这对于患者非常有益。特别是当患者需要去其他医院或其他医生处复诊时,初诊病理医生的详细分析能给复诊医生起到很大的提示作用。
淋巴瘤病理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Q5:杜明清教授是剑桥大学终身教授,在国际淋巴瘤领域享有盛誉。站在国际前沿,您认为一个好的淋巴瘤病理医生应具备怎样的能力?您有哪些宝贵的建议和经验分享?
杜明清教授:熟悉不同的淋巴瘤分类系统、做到整合诊断和精准诊断,辅助临床医生实现精准治疗,足见对淋巴瘤病理医生要求之高。
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淋巴瘤病理医生非常不易,要具备极其丰富的知识储备:不仅得掌握大体病理知识,淋巴细胞及淋巴瘤的分子生物学知识;还要成为遗传学、病毒学、流行病学等专业领域的“专家”。
然而,即使是从业多年、见多识广的淋巴瘤病理学家,也常常碰到以往临床经验不能解释的疑难病例,只能考虑通过科研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具体说起来,就是病理医生与临床医生紧密合作,一起参与到临床试验中,共享成果,沉淀新知,让科研成果再服务于临床。
在这样的共同努力下,能够进一步实现淋巴瘤的精准分类和精准诊断,最终转化为更好的临床预后。
说到临床试验,中国在这方面其实有明显优势。国内人口基数巨大,一个在英国极度罕见的淋巴瘤病例,国内的淋巴瘤医生可能已屡见不鲜。尽管目前的医学研究很大程度上还是由欧美发达国家起着主导作用,但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有先发优势,囿于缺乏足够的病例资源,很难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研究结果。
从这个角度来讲,国内优势很大。国内的淋巴瘤医生,应利用好资源,将临床研究做大、做深,充分总结和沉淀经验,并在国际上共享。也同样可以推动甚至是引领淋巴瘤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制订与修改。希望大家能看到国内的机会,和未来引领科研的潜力。
Q6:CSCO血液肿瘤系列病理读片会自2019年正式启动,至今已成功举办28次。请问高教授,与传统的学术报告会议相比,采取这样一种病理读片讨论会的形式,初衷以及未来工作方向是怎样的?
高子芬教授:我们团队一直在努力,怀抱着普及推广淋巴瘤病理诊断知识和经验、提高国内血液肿瘤病理医生诊断水平的初衷,我们开展淋巴瘤病理诊断相关学术活动已有20余年,足迹从北京辐射到全国。
CSCO血液肿瘤系列病理读片会是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会议一年4期,每期都会请业内专家分享一些疑难或典型的病例,共同研讨诊断思路。每期也会有一个侧重点,例如最近这期的主题就是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在交流和讨论中,大家对于淋巴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也逐渐提高。有了精准诊断,才会有后续的精准治疗和预后改善。
这些学术活动有必要坚持做下去。目前的学术活动主要聚焦在淋巴瘤领域,下一步的方向,我认为应将病理读片等活动逐渐推广到整个血液肿瘤,包括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另一个方向是下基层。未来,我们还计划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讲学、巡诊、病例讨论等活动,切实提升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病理诊断水平,培养更多的淋巴瘤病理诊断人才,尽可能做到病理诊断分层。届时,必将造福更多的淋巴瘤患者。
专家介绍
高子芬
·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高博诊断中心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肿瘤防治分会副会长
·CSCO理事,抗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女医师协会靶向专委会副主委
·《中华血液学》杂志编委
·天坛医院病理科学科带头人
·首都医科大学临检中心特聘专家
·北京海思特医学检验病理中心特聘专家
·高博医疗集团淋巴瘤研究院特级专家
·从事病理教学、医疗及科研五十年,对淋巴瘤病理诊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积极投身于血液病理的学科建设,为提高血液肿瘤的精准诊断努力。
杜明清
·英国剑桥大学Addenbrooke医院肿瘤病理学教授
·1984年获河北医科大学医学学士学位
·1990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医学与牙科学院博士学位
·1990-1993年在英国癌症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3年加入伦敦大学学院组织病理学系任教
·2003年起在剑桥大学病理系工作至今
·2013年,因对病理学的开创性贡献被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病理学会授予勋章
·2018-2022年曾任欧洲血液病理学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
·Pathology期刊副主编
·第五版《WHO造血淋巴肿瘤分类》(WHO-HAEM5)专家委员会委员